卵巢低反应(POR)是指在体外受精(IVF)或其他辅助生殖技术中,卵巢对刺激的反应不佳。依据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制定的博洛尼亚标准,女性满足高龄(>40岁)、过往卵巢反应不良(常规刺激方案下取卵数≤3个或周期取消)、卵巢储备功能检测异常(抗穆勒氏管激素AMH<0.5 - 1.1 ng/ml 或窦卵泡计数AFC<5 - 7个)中至少两项,就会被判定为卵巢低反应 。这一状况极大地降低了女性受孕几率,还会增加治疗周期取消率,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生长激素补充、控制性卵巢过度刺激、辅助疗法、针灸以及卵巢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等,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广泛,像骨髓、脂肪组织、脐带和经血中都有它的存在。月经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nSCs),因其采集无需侵入性操作,无伦理争议且不易引发免疫排斥,也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MenSCs具备独特的免疫调节能力,能抑制炎症、促进组织修复,在改善卵巢功能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研究发现它可以调节血管生成、减少卵巢间质纤维化,为卵泡发育创造良好环境,进而提升卵巢健康水平 。不过,此前对MenSCs治疗卵巢低反应的研究多为短期观察,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伊朗德黑兰ACECR阿维森纳研究所阿维森纳生育诊所开展的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从2018年8月至2021年9月,共纳入105名卵巢低反应患者,为她们注射自体MenSCs,并对其进行了至少3年的随访,详细收集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月经情况、生育数据,同时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参与研究的105名女性中,注射时的平均年龄为37.91岁,随访时增至41.98岁。大部分患者(70人)接受了单次注射,35人接受了两次注射,平均随访时长为3.72年 。注射前,91人月经周期规律,14人不规律;随访期间,部分女性的月经周期出现了变化,规律周期者中13.1%变得不规律,1.9%进入更年期;原本不规律的女性中,25%恢复规律,16%进入更年期。
而 VF妊娠的中位妊娠时间为 5.5 个月。
在生育和妊娠方面,36.19%(38人)的女性成功受孕。其中,27人自然受孕,13人通过IVF受孕,还有2人两种方式都成功受孕。自然受孕的中位时间为注射后3个月(1 - 24个月不等),IVF受孕的中位时间为注射后5.5个月(2 - 13个月不等) 。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对妊娠结果有影响,35岁以下女性的妊娠率为52.17%(12/23),35岁及以上女性为31.7%(26/82),不过差异并不显著 。月经周期是否规律对妊娠率影响不大,规律周期者妊娠率为36.26%(33/91),不规律周期者为35.7%(5/14)。从注射次数来看,单次注射者的妊娠率为41.4%(29/70),高于两次注射者的25.71%(9/35),但这可能与第二次注射的女性本身预后较差有关。
安全性方面,整个随访过程中,仅出现1例妊娠期间的卵巢囊肿,且在妊娠结束后自行消退,未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恶性肿瘤、卵巢扭转、盆腔炎、异位妊娠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严重并发症 。在43次妊娠中,12次妊娠出现流产,31次成功活产,其中1例为双胞胎,总体活产率为30.48%(以总女性人数计算),每次妊娠的活产率为74.42%,且未发现婴儿先天性异常或死亡情况。
这项研究成果令人鼓舞。卵巢内注射MenSCs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在近4年的随访期内,严重并发症极少,这为POR患者提供了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选择。从疗效上看,36.19%的妊娠率和30.48%的活产率,相比以往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的相关数据有显著提升 。
此前研究中PRP治疗的自然妊娠率仅为5%-7%,而本研究中MenSCs治疗的自然妊娠率达到了25.7%。这表明MenSCs在改善POR女性生育结局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对于POR女性来说,这一研究成果无疑是黑暗中的曙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能够为更多渴望生育的女性带来孕育新生命的机会,帮助她们实现做母亲的梦想。